近期,瘦肉精、染色饅頭、牛肉膏、墨汁粉條……一系列食品安全惡性事件陸續被曝光,人民對食品的態度由“民以食為天”漸漸向“談食色變”轉變,食品安全亂象叢生。
中國人民好不容易解決了能不能吃飽的問題,卻又不得不開始擔心會不會被“吃倒”。到底是什么讓中國消費者陷入食品安全的恐慌?誰又該為此負責呢?
筆者認為,在食品安全保障這個龐大的體系中,食品經過了生產商、營銷商、監管部門、消費者等等單位和個人的層層把關,一旦某個環節出現錯誤,都將引發食品安全危機。因此,無論是生產商、或是監管部門、抑或是消費者都應該為食品安全問題負一定的責任。
生產商: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事件發生后,首先被消費者拿出來批斗的便是黑心的生產商。溫總理也曾在一次與網民的互動中,怒斥“本應流著道德的血液”的黑心商戶。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穩步發展。但是當前文化建設特別是道德文化建設,卻成了中國社會進步的短腿。“向錢看”這種不可取的心態正在逐步代替“向前看”,很多食品生產商一味地追求經濟效益而置消費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于不顧,在巨額的利益面前泯滅了良知。
另外,隨著人民生活和消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人們對于食品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長。許多企業為保持市場的占有率,乘機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為公眾的健康埋下了嚴重的隱患。
在我國,想要從事食品生產這一行業并不是件難事,這使得食品生產門檻較低,直接導致了生產者素質普遍偏低。很多生產商雇傭的員工并不了解國家出臺的有關食品安全的相關規定,甚至對食品生產中用到的各種添加劑毫無了解。就拿瘦肉精事件作為案例,那些養殖戶并不知道瘦肉精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會有毒,只是知道它會讓豬的賣相變好。
監管部門:有法不依 執法不嚴 行政不作為
從客觀上來講,由于我國食品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分布散,規模化、組織化和規范化的水平較低,的確為食品的監管造成了很大難度。但是,我國監管體系本身存在的漏洞也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
近來,我們發現食品監管部門頻頻出現“馬后炮”,似乎他們已經習慣了“權威媒體揭露、相關領導表態、幾個部門突擊、若干人員服罪、過段時間冷卻”的五段式套路。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后,人們都在質問:“我們的監管體系為何不能在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前‘未雨綢繆’?”在三鹿奶粉被曝光前的幾個月內,有關部門曾對三鹿奶粉進行多次檢驗,卻“未發現問題”。部分監管部門出現了“讓食品企業自己取樣送至監管辦公室檢查”等極其可笑的舉措,恐怕與三鹿事件出現的原因不無關系。由此,筆者認為,監管部門的不作為才是造成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核心因素。